导读:财经撰稿人福斯(Marek Fuchs)在Marketwatch撰文对特斯拉目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亚马逊进行了对比,指出目前媒体盛行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特斯拉不可能成为下一个亚马逊。
以下即福斯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特斯拉(TSLA)本周注定要吸引更多关注之前,我们最好见缝插针,终结一种不经之谈――特斯拉根本就不会是下一个亚马逊(AMZN)。
当然,我知道,媒体总是喜欢玩这种廉价的把戏,说一家公司就是另外一家的翻版,比如特斯拉和亚马逊。
在过去几个月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复读机一样的媒体报道标题,所有这些标题传达的都是一个意思――特斯拉和亚马逊本质上是一样的:
――CNBC:《怪诞却真实:今日特斯拉正是昨日亚马逊》
――《巴隆》:《特斯拉:亚马逊而不是通用汽车》
――《华尔街日报》:《特斯拉的亚马逊属性》
看到了吗?在他们看来,特斯拉和亚马逊就是一回事。
本周三,特斯拉就要发表第四财季盈利报告了,因此我们不难想见,复读机还将再度打开,类似前面那样的标题还会纷纷出现。分析师们目前预计该公司每股盈利将达到20美分,营收达到6亿6900万美元,相当于前一年第四财季3亿600万美元的两倍以上,可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他们当前的股价,估值简直是全然不顾地心引力――恐怕这也只能被形容为……亚马逊式的。
该股已经完成了对200美元价位的冲击,创下新高的同时,也将市值锁定在接近250亿美元的水平。想要知道这样的价位意味着怎样的风险,一个简单的事实就足以说明――特斯拉目前的市值已经接近福特(F)或者通用汽车(GM)的一半,可是,他们的车型还只有区区两个。
可是,没关系,不是吗?他们是亚马逊,因此估值理论自然失效。
千万别这么想。如果说主流观点当中有什么必须予以痛批的,那这一条首当其冲。理由如下:
特斯拉的营收增长现在确实是在快车道上,但是他们想要真正一直维持着类似亚马逊的速度,将会越来越难。归根结底,亚马逊有一个自己专有的配送系统。不错,亚马逊需要建设货栈,但是他们不必急于一朝一夕。联合包裹(UPS)和联邦快递(FDX)已经很完备,可以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那些问题。相比之下,试图绕过汽车经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特斯拉必须克服的困难就更多,况且他们还有一个更严峻的挑战――推动一个国家建立一个完整的充电站网络。我们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亚马逊的营收增长速度固然是奇迹,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他们对消费者的体验非常敏感,时刻注意保持为后者提供很棒的价格,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达成了营收全天候增长的目标。特斯拉,至少迄今为止,都没有体现出丝毫类似的价格敏感度。你花一美元就可以在亚马逊买书,特斯拉?六位数的跑车?不错,这些汽车产品确实不错,而且来到市场上的渠道也很独特,但无论怎样,兜售高价商品总是要更难一些。最低限度,我们也必须承认,特斯拉显然更容易受到商业周期变化的冲击。
说到周期这个词,我们不妨再来谈谈石油。特斯拉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原油价格保持高水平为前提的。亚马逊可不会对什么有这样特别的依赖。
此外,哪怕还只是在早期阶段,特斯拉想要获得亚马逊那样的营收增长速度恐怕也不轻松,因为他们一开始时所面对的竞争很可能比亚马逊当年要激烈得多。亚马逊1990年代中期来到互联网市场时,并没有任何和他们想类似的玩家,而特斯拉却必须和丰田(TM)普锐斯竞争,而且我们还必须看到,众多大车厂也在寻求新的发展可能性。
两家公司的掌门人贝佐斯(Jeff Bezos)和穆斯克(Elon Musk)倒是有些共同点的,比如他们都是聪明的,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而且都对外太空兴趣浓厚。可是,他们的共同点也就到此为止。穆斯克锋芒毕露,总是不断挑起争吵,他将《纽约时报》记者称为是“混蛋”和“白痴”,引用《圣经》的句子揶揄普锐斯,甚至与前合作伙伴,前妻之间也都烽烟四起。穆斯克是个极端自大的人,这固然也可以说是他魅力的一部分,但是显而易见,这样的咄咄逼人之势很可能在将来引发他与交易商或者客户之间的矛盾。
贝佐斯曾经在对冲基金行业工作过,总是知道该去如何做事。贝佐斯没有对记者大放厥词,甚至收购了《华盛顿邮报》,试图拯救新闻业。他总是显得很稳健,很可靠,很可信,让人感觉到希望。
媒体当然总是喜欢那些最简单的,容易掌握的理念,比如甲就是乙。可是,在亚马逊和特斯拉身上,这样的逻辑实在是有点荒唐。(子衿)
阅读和此文章类似的: 全球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