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登陆数据库使用登陆命令:-h指定的是远程主机,登陆本地数据库可以不用,-D 用于指定登陆之后选择的数据库,如果没有指定数据库,则不进行数据库选择。进入数据库之后,每一条命令之前会有 mysql> 的提示符。mysql中的命令都严格以分号(;)作为命令结束。如果在一条命令没输入完之前换行,会出现 -> 的提示符。
“虽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没错,你也是创客。”这是我与Joey交流中,Joey提到的一句话,却深触我心。让我不禁记起小学手工课做螺旋桨纸帆船、初中劳动课修理自行车的快乐回忆。两年前,14岁的Joey Hudy在第二届“白宫科学展”(White House Science Fair)上,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演示并发射了他自己发明的“顶级棉花糖大炮”(Extreme Marshmallow Cannon)。演示视频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达到127万。
你是否曾对软件编程栈的混乱感到过困惑?错综复杂和臃肿的解决方案无处不在,但无论是在当代软件的构建还是维护环节,很少有架构师和程序员能真正意识到由此带来的成本。Red的存在正是为了反击这种复杂性,这是它最主要的设计目的。没错,在现代软件世界中,“简单”的工具和简单的解决方案仍是可以企及的。这是个所有人都竭力掖藏的行业秘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但自1997年以来,解决方案其实已由Rebol编程语言给出。Red继承自Rebol谱系,并尝试将Rebol原先的使用范围加以大大拓展。Red是个雄心壮志的项目,它想要成为首个全栈编程语言。以下是其主要特性和设计目标:
学术文献记载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学术信息,包括:论文,作者和会议,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研究界和企业界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进行科技论文的组织与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论文质量与共享方式,还能有效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缩短科研成果产业化周期。然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学术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这对学术信息检索、挖掘、共享、评价等各个方面带来全新的挑战。
很多公司都有明确的开发流程,但我很少见到有明确的设计流程的公司。拥有明确设计流程的公司似乎只存在于作为“乙方”的设计公司。在众多的“甲方”公司里,尽管都不缺乏设计团队,但往往对待内部设计团队和对待乙方设计公司没有什么差别。对设计团队的典型要求都是只看重设计产出,不看重设计流程。听起来看重产出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无视流程的产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下,Spark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2014年,Spark Summit China在北京召开,场面火爆;同年,Spark Meetup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个城市举办,其中仅北京就成功举办了5次,内容更涵盖Spark Core、Spark Streaming、Spark MLlib、Spark SQL等众多领域。而作为较早关注和引入Spark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综合服务公司,TalkingData也积极地参与到国内Spark社区的各种活动,并多次在Meetup中分享公司的Spark使用经验。本文则主要介绍TalkingData在大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中,逐渐引入Spark,并且以Hadoop YARN和Spark为基础来构建移动大数据平台的过程。
近日看到新浪前SAE技术经理程辉的微博写道:“近10年来企业软件创业公司几乎没有成功的:开源生意在中国行不通,服务收费也不行,License没有人买,大订单没资质,中等订单靠关系,小订单收不到钱,能活下去的竟然都是些靠政府关系或依托垄断企业而活的公司,这是企业软件市场的现状。中国只有市场,没有钱赚,把市场仅限中国的企业软件是没有出路的。”这段话无疑说出了近10年来企业软件的现状。恰好,当天我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国内软件变现的途径太少:
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纯粹的移动应用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许多公司都在尝试新的领域甚至形成自己的蜕变,墨迹天气也是如此。纯工具应用的可替代性取决于自身的技术壁垒,产品壁垒到底有多强,大部分工具应用的瓶颈都在于无法从品牌中发掘深层次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内容上的拓展,服务上的延伸,甚至是更细分的场景挖掘。
微软Build 2015大会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这届大会和以往不同,对微软来说是一场有战略意义的大会,大会的相关内容早已被媒体一一盘点,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我仅从一个追随微软开发技术近20年的程序员的角度,来展望一下微软未来的发展。
封面报道 (1)从数据到智能,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实践现状分析(2)AMiner背后的技术细节与挑战
神州租车产品与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张益军专访
2000年大学毕业后,张益军加入了当时的方正技术研究院,曾经那里汇聚了很多国内软件的精英,甚至包括后来走出来的雷军、周鸿祎等。张益军的三年方正时光中,有半年是在一位技术大牛领导的团队,深受其言传身教与技术指导,也就在那时奠定了他扎实的技术底子。
2007年,当时还是《IT经理世界》记者的周源,加入群体博客Apple4us.com上的作者群时,萌生了一个念头:是否有办法让Apple4us.com1000倍、1万倍?结果他在个人的第二个创业项目中,让这个念头变成现实,那就是诞生于2010年10月的知识问答社区——知乎。根据知乎官方在2015年3月公布的数据,曾一度采用邀请制封闭发展的知乎社区自从2013年上半年向全社会开放后,其注册用户数已经从40万增至1700万,月独立用户访问量8800万,全站累计产生横跨十多万个话题领域的350万个问题。这些爆发式增长的数据背后,蕴涵了知乎团队哪些心得和经验?知乎团队的构建者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产品和事业?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知乎创始人周源。
安全研究做什么从攻击角度举例,可以是:对某个模块进行漏洞挖掘的方法,对某个漏洞进行利用的技术,通过逆向工程破解程序、解密数据,对系统或应用进行感染、劫持等破坏安全性的攻击技术等。
最近几年,前端技术迅猛发展,差不多每年都会冒出一款主流的框架。 每次新开业务线或启动新项目时,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纠结:使用什么框架,重造什么轮子?我很高兴应CSDN的邀请谈我的看法。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得好,一定要先让自己手中的工具锋利。对于程序员来说,若想高效地编写出漂亮的代码,第一个需要利的“器”就是编辑(编译)器——一个好用的开发工具。
跨平台开发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各大厂商所重视。Google、Facebook、英特尔、微软相继推出重大举措,支持和推动App开发商开发兼容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平台的应用。而面对语言众多、平台众多、终端适配和开发成本高昂等问题时,App开发商自身也迫切希望能具备跨平台开发的能力,以期达到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增多商业收益的目的。跨平台开发时代已经来临,你做好准备了吗?
时间都去哪了? 本页所有内容来自官方网站 https://ww […]
这次应CSDN之邀为Java20周年写稿,多谢大家能够记得我,本是想写一篇具体实战技术的文章,但这些技巧也许在其20岁成年之时已经代表不了什么新潮流,尽管20岁年龄的人类还是属于追求潮流的一代。回顾这些年的Java之路,特别是开发Jdon这个Java开源框架的前后经历,我想也许有必要和大家分享其中的得与失,供后来者借鉴。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企业面对当下的激烈竞争,要想脱颖而出,一定离不开量身打造的高效能团队,因为只有高效能团队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效能,让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